目前分類:器材相關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facebook寫過後就懶得再寫一篇一模一樣的了,
心得文請點擊以下連結: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JPG

超開心的 ~~~~!!!!

真的好感謝許姐姐很辛苦地幫我從訂購、空運到現在宅急便到我手上完全一手包辦,
我才有辦法擁有這款我心目中最漂亮的踏板,
真的都要哭了 QQ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X-BEATS 系列的練習鼓棒,
其實一直對這個系列蠻有好感的,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先謝謝阿光老師賣我 XDDD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因為有鑑於有些資訊每年都會重講一次,
所以想說讓教學的人能夠省些口舌,所以就整理一下囉~
                                                                               
                                                                               
基本上以下出現的幾個資訊,
希望想學鼓的新手朋友們能夠自己主動獲取,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BOSS DB-12


今天在灰街試用了一下,
很中意這台 ──

beat的聲音可以接受,rhythm種類夠,
重點是還有timer(倒數計時器和碼錶功能),

一整個很合我味口 @_@

不過缺點有幾個,
phone jack是mono(單聲道,也就是戴耳機只有一邊有聲),
不能調整音量(這個有點誇張 XDDD);

不過mono phone對我來說倒是沒什麼意義 XD
一耳跟兩耳,還不都只能差在有沒有聽到 XDDD
(不要跟我說連聽click都要享受立體聲 XDDDDDDD )

相較之下 DB-30:


Stereo phone jack,
可以調整音量,
rhythm更多一些,還有clave3-2和clave2-3 @@"

不過缺點就是介面我不喜歡,beat聲音有點過於尖銳……
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我很想要的timer "orz


這兩個節拍器都很小,
而且都有可以掛在頸上之設計的孔;

因為有時候出門不太需要大分貝的節拍器,
練打點板不需要,然後上套鼓的話又可以戴耳機+隔音耳罩……

所以想說再買一個隨身節拍器還蠻必要的 @@"
(這樣帶一個小鼓棒袋就可以出門了,超理想 :p)

這兩台都很輕巧(DB-12 才 0.1kg)也都可以掛在脖子上,
價格也不錯甜,對我來說都蠻理想的 :)

九月就會敗一台來了吧 XD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依我個人稍微踩過幾支踏板的心得,
在此聊聊有關選踏板,我現在會注意的地方:(有誤請不吝指正~)

1.止滑與否(★☆☆☆☆)

這關係到雙點的踩法,
比較習慣使用左右、敲敲板型的人應該不太用去管這個;
如果像我一樣是用後前的,可能要考慮一下踏板的狀況……
比較不滑的踏板如dw,踩起來可能會比較吃力。
不過為啥這點重要度我只給一顆星,
那是因為其實後前踩到後來……會變得跟敲敲板型幾乎一樣,
所以止滑與否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基本上我用的是Pearl所以來推薦一下,
Pearl有小的止滑點可以選擇要中止滑或者是前止滑(甚至拿掉了就是不止滑,我就拿掉了一半),
可以隨著使用者止滑的習慣做很大範圍的調整,我個人蠻推的。
-------------------------------------------------------------
2.回饋速度(★★★★★)

回饋速度直接關係到下一擊的反應狀況是好是壞,
我個人prefer回饋速度=幾乎像是黏著腳底不放的觸感;
選購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這點,
基本上我對dixon踏板的回饋速度極度不滿意……(默)
-------------------------------------------------------------
3.鼓錘從free到鼓皮打面的行進距離(★★★★☆)

這一點跟踩出來的鼓點punch夠不夠有點關係,
不過當然跟第2.點會有負相關。
基本上不錯的踏板這點都很能調,
有的踏板會是可獨立調整鼓錘,
有的踏板卻得牽著鍵條一起調整……(如我很詬病的某d牌…)
買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
以好調為主,在調整這點的時候稍微注意一下踏板片的角度和進程你能不能接受囉。
-------------------------------------------------------------
4.軸上的CAM是否能調(★★☆☆☆)

有些CAM可調,dw9002和Pearl都行,其他的我不清楚;
我很喜歡偏軸的速度,回饋的感覺真的很像是完全貼在腳底板上,
不過這就看個人習慣,重要度不是很高,不過倒是可以體會一些新的腳感,還不錯 :)
-------------------------------------------------------------
5.其他可調性(★★☆☆☆)

理由同上,有些踏板可調度真的很高,沒事可以玩一玩倒是不錯 :)
-------------------------------------------------------------
6.雙踏的左踏驅動感(★★★☆☆)

我現在覺得這點很重要了…… “orz
最理想的當然是驅動感左右一致啦。不過經過一個連桿傳動後多多少少會有一些lose……
我現在玩過的雙踏十分少,
不過我想應該有驅動感更好的吧……像是TRICK、AXIS那類的……
-------------------------------------------------------------

7.外觀質感(☆☆☆☆☆)

這項是寫來充版面的 xD
除非你 [質感癖]or[(厲害到會有攝影機幫你腳部特寫)and(覺得踏板很醜很丟臉)] ……xD
好啦開玩笑的 XD
=============================================================
大致上就是這樣 :)
有想到什麼就再補充囉~。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閒閒沒事聊聊一些就我個人以為,基本要注意的,
希望會動到鼓,或者會外借器材的人都看一下 @@

==============================================================

鈸架有分種類,
基本方向上有分成三種:直架、直斜架 和 斜架;

它們的區分很簡單,

斜架就是最上端有一支充滿壓花紋路的細桿可以調斜度,
直架就是沒有這樣可以調斜度的細桿,

直斜架就是有這根,但是可以收進下面一支架身裡面成為偽直架的東西~
基本上如果有兩種架類可以選擇,
直架系列是會比較穩定的,裝上鈸後整體的重心會比較接近中心,

所以我建議,RIDE 可以的話建議裝置在直架系列上,
(直斜架也行,最好收成直架再來架 RIDE 會比較穩)
Crash 系列的鈸類可以選用斜架沒關係~ 不過重心要調好盡量讓它穩一點 @@
說到穩,
使用鈸架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底下的三支腳最好打開一點……
(因為底下反作用力的力矩產生比較足夠)

然後盡量讓其中一支腳的和鈸的指向(或伸出去的細桿)一致 @@

這樣整體會比較穩固不容易輕輕一推就倒掉 @@
至於要多開?就看看當下 setting 裡所能允許的開度吧 @@ 有時候場地很擠就是了…
然後還有一個次重點,

就是啊,每種鈸架身體的粗細可能不同,
當然它不是做好玩的,有的人比較粗有的人比較細這樣 >/////<

當然不是這樣 =__=

比較粗的相對重量比較夠,
桿子的強度也會比較強(當然這個比較其次啦,除非遇到鈸架桿子會斷掉這種事 orz)

所以我也建議 RIDE 這種比較重的鈸類盡量置於粗架上~
至於底部的三支腳,我現在看到的鈸架類好像也都是雙板的,
如果有人看到稀有的單板……我會建議你不要買 XD
雙板的強度一定會比單板的好很多……光是打點板我就覺得有差了 orz
(呃……剛剛才發現社上那個比較老的斜架就是單板的 XDDD)
然後出器材的時候請注意,

取下鈸收納鈸架以後,
請務必把每個螺絲關節都鎖好以確保不會遺失……

這種東西掉了一個,還要去東找西找,樂器行也不一定會有這種單一零件~

然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就是鈸架頂端有一個黑色的塑膠套環,

每次架鈸一定要確認那個東西是在的!!

沒有那個小東西的話,鈸孔就會一直被架子愈磨愈大 orz
再久一點之後可能整個鈸就裝不了了 xD

如果不小心遺失了要記得趕快去樂器行買 @@
268 一定有,可是其他樂器行我就不是很確定了……
大致就是這樣~ @@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