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鑑於有些資訊每年都會重講一次,
所以想說讓教學的人能夠省些口舌,所以就整理一下囉~
基本上以下出現的幾個資訊,
希望想學鼓的新手朋友們能夠自己主動獲取,
先把以下內容的問題列表,大家可以直接找自己有興趣的看:
Q1:哪裡有樂器行比較方便的?或者比較推薦的呢?
Q2:初學者要怎麼選鼓棒?
Q3:需要使用節拍器嗎?
Q4:不能使用鼓組的時候,怎麼練習?
Q5:練習時的心態
========= 正文開始.常見的幾個基本資訊疑惑 ============
Q1:哪裡有樂器行比較方便的?或者比較推薦的呢?
[新竹]
我比較熟悉的是灰街樂器,(http://gray.kong.tw/)
網站主頁下方有地圖,如果還是看不懂的話可以參考這個:
http://0rz.tw/6532c
<< 好用的電子地圖網站: http://www.urmap.com.tw>>
如果是走東光路轉中央路的話,
請乖乖遵守交通規則,最好都要兩段式左轉(市府前的那個就不太需要),
就我的經驗中央路和東光路交岔口有時有警察在抓綠燈直接左轉,
然後回程的話下路橋的那個十字路口也有在抓直接左轉的,
所以可以的話盡量都乖乖兩段式左轉吧 @@
灰街的東西算蠻齊的,
除非是要買一些特定的硬體要調貨(可直接詢問店長),不然在這裡應該都會有。
[台北]
台北賣鼓類用品的我獨推268,(http://www.wretch.cc/user/music268)
為什麼沒推其他家,不要管,聽我的就對了 XDDD
老闆是以前夾子的鼓手(就是 "轉吧七彩霓虹燈!" 的那個樂團 XD),
人很好的,很願意跟你聊和給一些建議,不過他通常都很忙碌 XD
如果老闆忙不過來,櫃台大多時間會有一位親切的氣質姐姐,也可以問她喔 :)
268 基本上是鼓專賣店,東西樣式很多,可以去參觀一下 :p
如果是台北人的話過去看一趟就知道了,我想不會讓你失望~
交通方式網站裡的 MAP 有,
火車站有公車可以到,走路比較近(但車班較少);
捷運的話是忠孝新生站三號出口(有工研醋什麼來著的那邊)走出來,
然後往仁愛路方向走,約十分鐘會到,
139巷進去走一小段就在右手邊,招牌不明顯但還是可以發現的。
我做了一張比較清楚的路線圖,點一下可以再放大一些:
http://0rz.tw/8631X
------------------------------------------------------------------------------------
Q2:初學者要怎麼選鼓棒?
初學者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選一雙 "品質好" 的鼓棒。
我指的品質好,其實很多大牌子都有做到,
像是 VIC FIRTH、Pro-mark、VATER、TAMA 等等的鼓棒品質都很不錯;
比較標準型的鼓棒(如 5A、7A),
基本上的價位會在三百元上下(依不同樂器行或當時物價而變動),
我會這樣建議初學者,
因為才剛開始學,還沒什麼想法,就先選 5A 即可;
女生若覺得 5A 太重,可以選用 7A,
大致上這兩種差是差在棒徑,7A 直徑稍少一點,自然用料少就會輕一點。
不過就端看個人喜好,沒有人在規定這種東西就是了~ 順手、合用即可。
然後還有一些低價位的鼓棒也是可以考慮,
像是 Cadeson 也蠻多人愛用的(便宜又大碗),
最近 VIC FIRTH 出了副廠品牌,叫做 NOVA,我也覺得很不錯用,又便宜。
其他一些簽名代言鼓棒也可以試試,
不過單價比一般型的就會再高出一些,
每雙不一樣的簽名鼓棒都有獨特的手感和特色,如果有預算也可以嘗試一下 :)
---------------------------------------------------------------------------
Q3:需要使用節拍器嗎?
需要。十分需要。
不管是學任何樂器,最基本要具備的能力就是速度的穩定性,
而節拍器可以提供我們在練習的時候有一個正確的參考指標。
要選用什麼樣的節拍器?
每個鼓手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人覺得 TAMA 的 RW-100、RW-105 音量才夠大,
有人覺得 BOSS 的 DB-88 以上的系列功能強大,
我的建議是,買節拍器的錢不能省,
一個打鼓的初學者,買了一雙鼓棒之後,
可以慢慢存錢,下一個要買的東西就是節拍器。
節拍器要買什麼的好,預算又是如何?
以下幾種方式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a. 預算充足 ─→ 直接選擇 RW-105 或者是 DB-88(或 DB-90)
( ≧4000)
這兩台節拍器是現在較多鼓手共同推崇的。
b. 預算還可以 ─→ 買一個卡式節拍器 + Vic Firth 隔音耳罩
(2000 ~ 4000)
http://www.vicfirth.com/products/headphones.html
卡式節拍器通常一千元上下會有不錯的,
在選購時請確認使用 phone 模式時,
聲音會不會太尖銳、單聲道或雙聲道,
基本上卡式節拍器最重要的就是聲音要選溫和舒適一些的。
(其實我覺得 BOSS DB-30 就還蠻不錯的)
Vic Firth 的隔音耳罩,dB22 應該是近千元,
如果預算多一點的可以考慮 SIH1,直接也有耳機功能,
可是我用過 SIH1,
有些悶熱就是了,夏天沒有冷氣會受不了,
所以我個人的使用方式是 耳塞式耳機進隔音耳罩(dB22),
節拍器只用轉小小聲的就可以很清楚地聽到,
之後要對 mp3 練歌也蠻方便的。
c. 預算不多 ─→ 我建議學著看節拍器上的亮燈,
( ≦1000)
因為鼓一打,卡式節拍器的聲音是很難聽到的。
除非是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和節拍器聲音重合,
不然新手又只有卡式節拍器的話,
我不建議用 "聽" 的,用 "看" 的會比較明確。
如果真的只打算買一台卡式節拍器,
請選擇可以清楚理解節拍器上的燈或者是畫面
它們是在幹什麼的節拍器……
有些節拍器的表示法我覺得有點難捉摸... orz
至於既然用看的不用聽了,
可以再去屈臣氏買橘色小耳塞(沒記錯的話 49元/2入),
不用塞到耳朵全滿,半滿就行,就有保護作用了,
鼓打得爽,耳朵也要顧得好~
打鼓的學弟妹們務必保護自己的耳朵,
一定要盡量把傷耳的脈衝和高頻消掉 @@
嗯。
以上幾個方案,我推薦 b. ,或者是 a. + 隔音耳罩(使用方式同 b.)
我建議新手們鼓棒買了之後可以慢慢存錢,
不用太急於趕快買到節拍器,因為節拍器可以用很久,買好一點的絕對值得;
(我的 RW-100 用五年了還很勇健……)
我是蠻推薦買個隔音耳罩,真的不錯用~
沒有錢買耳罩的話至少也要買橘色小耳塞。
---------------------------------------------------------------------------
Q4:不能使用鼓組的時候,怎麼練習?
大多數的鼓手在大多數的時間可能都沒有鼓組練習。
爵士鼓是打擊樂的一類分支,
白話一點,爵士鼓其實是一種同時間你有很多東西可以打的演奏方式。
所以,要操作全體元件,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先熟悉如何操作單體元件。
要練習單體元件,事情就沒那麼複雜了,
有一種東西叫做打擊板,
打擊板有很多種,
有白皮的,白橡膠的,黑硬膠的,鐵板裹黑膠的,網狀的,靜音材質的,
其實種類有很多種…… (嗯……我好像都打過 "orz)
其實在寢室使用打擊板,就算是很靜音的還是會產生一點聲響,
所以我建議新手可以來社辦使用打擊板,
如果有人練團的話就拿出來走廊打或者是陽台、樓梯間皆可,
不要怕羞,No practice no perfect,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不會拿你當笑話;
那打擊板要怎麼練呢?
請洽詢社上學長(沒有姐了,那個姐畢業了 XDDD),
單體要練的基礎技術很多很多很多,
不過要是打擊板能打得好,上鼓組適應幾下後,
你會發覺手會變得更俐落,可以使用的技術也變多,打得又穩,自然就會好聽。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沒有套鼓,不知道怎麼練就不練了。
除了打擊板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拿來做替代,
不過要自己找一下,像是籃球、電話簿、…… 等,
有彈性的東西都可以;
但切記! 練習打點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動作姿勢標準,
如果躺著打,歪著打,鴕著打或者是亂亂打都是很不好的習慣,
所以如果要拿東西來替代的話,也請保持正確標準的打擊姿勢。
---------------------------------------------------------------------------
Q5:練習時的心態
練習時的心態很重要,
我個人不太認同邊看電視或電影邊練打點的練法。
練習是需要思考的,
思考什麼?思考自己的正確與否。
如果不對、吃力、僵硬,甚至是受傷,是為什麼呢?
施主,這個問題先問問你自己。
練鼓的途中,很多發生的問題其實是容易被檢討的,
為什麼僵硬?就是因為沒放輕鬆;
為什麼彈跳的感覺不好?可能是因為鼓棒下的角度偏斜和鼓棒握太死;
為什麼受傷?就是因為沒放輕鬆所以部分反作用力被某部位承受而受傷了……
其實很多問題,多想兩分鐘,你可以不用盲目。
我認為在練習時,是一件很需要思考的事,
自我檢討,多聽聽自己打的聲音,多想想自己打擊的感覺,
會使你更快發現問題的徵結進而快速破除這個瓶頸。
真的想不透了,再問教學者,這樣的學習方式會讓你進步較快,
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去問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 效率會更好。
至於一天要練多久,或者是一週要練多久?
建議最好能夠每天保持一定的練習量,
打鼓是讓肌肉熟悉某些特定運動方式的演奏,
久不碰,自然會生疏,更別說要打得更好。
一天10分鐘,20分鐘,半小時,或者是兩、三個小時,誇張一點六個小時十個小時?
時間允許、肌肉不受創、你願意的話…… 愈多愈好啦。
這就要端看自己想要到達什麼樣的水準了。
如果感到不適或者是受傷請先休息養傷,
路還很長,請不要逞強而誤了一輩子 XD
&n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