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想法,大家不妨參考參考:

一、
盡量放慢速度,從40的四連音輕音開始練起,輕音愈輕愈好。

二、
試著去打很慢很慢的單手兩點輕音,愈輕愈好。
(兩點的時間間隔愈大,愈容易發現自己控制鼓棒的盲點)
(可以用paradiddle手法去從 40 開始練起,練全輕音)

三、
從40的四連音全輕音開始練(也就是全都使用Tap-stroke手法),
之後再練一個重音(四種),練兩個重音(六種),
三個重音我是沒練啦……基本上上面這些還練不是很好所以還沒碰。



然而我在上述這些練習的時候,會盯住幾個重點:
a、
up, down, tap, full stroke 這四種手法有沒有做得標準。

b、
我的手指是怎麼分配去讓每個打點都在我的控制掌握之下(包括雙點)。
(我的習慣是,在慢速下用食指、中指、大姆指去控制,
 打得愈慢……大姆指和食指的控制關係更需要花心思)

c、
做重音的時候,手腕有沒有吃到不該吃的餘力。
(也就是打擊反彈的瞬間手不夠軟……然後我手腕就會不舒服痛了起來)

d、
左右手有沒有對稱。

e、
輕音是否夠輕?
在很慢速時候的輕音,輕音成分應該會有聽得出來的鼓身共鳴。
(我是覺得感覺像是鼓身 40%,響絃 60%,
 如果只聽得到響絃的聲音,可能就要想想是否還不夠輕)
================================

大致就是以上這些囉。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DF檔_1
PDF檔_2
PDF檔_3
PDF檔_4

原始網址,有mp3
http://www.vicfirth.com/education/rudiments.html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我個人稍微踩過幾支踏板的心得,
在此聊聊有關選踏板,我現在會注意的地方:(有誤請不吝指正~)

1.止滑與否(★☆☆☆☆)

這關係到雙點的踩法,
比較習慣使用左右、敲敲板型的人應該不太用去管這個;
如果像我一樣是用後前的,可能要考慮一下踏板的狀況……
比較不滑的踏板如dw,踩起來可能會比較吃力。
不過為啥這點重要度我只給一顆星,
那是因為其實後前踩到後來……會變得跟敲敲板型幾乎一樣,
所以止滑與否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基本上我用的是Pearl所以來推薦一下,
Pearl有小的止滑點可以選擇要中止滑或者是前止滑(甚至拿掉了就是不止滑,我就拿掉了一半),
可以隨著使用者止滑的習慣做很大範圍的調整,我個人蠻推的。
-------------------------------------------------------------
2.回饋速度(★★★★★)

回饋速度直接關係到下一擊的反應狀況是好是壞,
我個人prefer回饋速度=幾乎像是黏著腳底不放的觸感;
選購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這點,
基本上我對dixon踏板的回饋速度極度不滿意……(默)
-------------------------------------------------------------
3.鼓錘從free到鼓皮打面的行進距離(★★★★☆)

這一點跟踩出來的鼓點punch夠不夠有點關係,
不過當然跟第2.點會有負相關。
基本上不錯的踏板這點都很能調,
有的踏板會是可獨立調整鼓錘,
有的踏板卻得牽著鍵條一起調整……(如我很詬病的某d牌…)
買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
以好調為主,在調整這點的時候稍微注意一下踏板片的角度和進程你能不能接受囉。
-------------------------------------------------------------
4.軸上的CAM是否能調(★★☆☆☆)

有些CAM可調,dw9002和Pearl都行,其他的我不清楚;
我很喜歡偏軸的速度,回饋的感覺真的很像是完全貼在腳底板上,
不過這就看個人習慣,重要度不是很高,不過倒是可以體會一些新的腳感,還不錯 :)
-------------------------------------------------------------
5.其他可調性(★★☆☆☆)

理由同上,有些踏板可調度真的很高,沒事可以玩一玩倒是不錯 :)
-------------------------------------------------------------
6.雙踏的左踏驅動感(★★★☆☆)

我現在覺得這點很重要了…… “orz
最理想的當然是驅動感左右一致啦。不過經過一個連桿傳動後多多少少會有一些lose……
我現在玩過的雙踏十分少,
不過我想應該有驅動感更好的吧……像是TRICK、AXIS那類的……
-------------------------------------------------------------

7.外觀質感(☆☆☆☆☆)

這項是寫來充版面的 xD
除非你 [質感癖]or[(厲害到會有攝影機幫你腳部特寫)and(覺得踏板很醜很丟臉)] ……xD
好啦開玩笑的 XD
=============================================================
大致上就是這樣 :)
有想到什麼就再補充囉~。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閒閒沒事聊聊一些就我個人以為,基本要注意的,
希望會動到鼓,或者會外借器材的人都看一下 @@

==============================================================

鈸架有分種類,
基本方向上有分成三種:直架、直斜架 和 斜架;

它們的區分很簡單,

斜架就是最上端有一支充滿壓花紋路的細桿可以調斜度,
直架就是沒有這樣可以調斜度的細桿,

直斜架就是有這根,但是可以收進下面一支架身裡面成為偽直架的東西~
基本上如果有兩種架類可以選擇,
直架系列是會比較穩定的,裝上鈸後整體的重心會比較接近中心,

所以我建議,RIDE 可以的話建議裝置在直架系列上,
(直斜架也行,最好收成直架再來架 RIDE 會比較穩)
Crash 系列的鈸類可以選用斜架沒關係~ 不過重心要調好盡量讓它穩一點 @@
說到穩,
使用鈸架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底下的三支腳最好打開一點……
(因為底下反作用力的力矩產生比較足夠)

然後盡量讓其中一支腳的和鈸的指向(或伸出去的細桿)一致 @@

這樣整體會比較穩固不容易輕輕一推就倒掉 @@
至於要多開?就看看當下 setting 裡所能允許的開度吧 @@ 有時候場地很擠就是了…
然後還有一個次重點,

就是啊,每種鈸架身體的粗細可能不同,
當然它不是做好玩的,有的人比較粗有的人比較細這樣 >/////<

當然不是這樣 =__=

比較粗的相對重量比較夠,
桿子的強度也會比較強(當然這個比較其次啦,除非遇到鈸架桿子會斷掉這種事 orz)

所以我也建議 RIDE 這種比較重的鈸類盡量置於粗架上~
至於底部的三支腳,我現在看到的鈸架類好像也都是雙板的,
如果有人看到稀有的單板……我會建議你不要買 XD
雙板的強度一定會比單板的好很多……光是打點板我就覺得有差了 orz
(呃……剛剛才發現社上那個比較老的斜架就是單板的 XDDD)
然後出器材的時候請注意,

取下鈸收納鈸架以後,
請務必把每個螺絲關節都鎖好以確保不會遺失……

這種東西掉了一個,還要去東找西找,樂器行也不一定會有這種單一零件~

然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就是鈸架頂端有一個黑色的塑膠套環,

每次架鈸一定要確認那個東西是在的!!

沒有那個小東西的話,鈸孔就會一直被架子愈磨愈大 orz
再久一點之後可能整個鈸就裝不了了 xD

如果不小心遺失了要記得趕快去樂器行買 @@
268 一定有,可是其他樂器行我就不是很確定了……
大致就是這樣~ @@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又這麼說,
我就順著一條聲音,沿途想了好多。

上一次對我這麼說的人是莊惠雅,
也沒有再上一次了,我的印象中只停留在她這麼講過。


我很開心有人這麼說,
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打得不怎麼樣。

不管是聲音、技術,還是整體呈現的感覺,

常常覺得自己連一條節奏,
都沒辦法好好把它舖得平平整整的,聽起來很安定的。


阿雅她這麼說的時候我真的很開心。
好像我自己,有那麼一點點比較不一樣,

好像我自己,不會只能一臉太平淡。


今天又一個人這麼說,
我很感激。

我想只是因為你們沒有聽過很多很多好厲害的人打鼓,
大威啊小M啊小周啊小謝啊,他們隨興打都很好聽 ──

不過我還是很開心,謝謝妳這麼說。


厲不厲害強不強,
我倒比較喜歡,別人也喜歡我打鼓。

莫名之間有種被認同感,

莫名之間,
好像不再那麼孤單無助。


謝謝。真的真的很謝謝……


老實說今天算是進入了一點打鼓的低潮期,
當然不是不想練鼓的這種低潮,我很珍惜每分每秒能練鼓的時間;

而是覺得,
自己是不是變笨了,變鈍了,對自我的糾正不再那麼敏銳;

沒有練的雙踏也退化了,paradiddle熟練下一個就生疏上一個……
我也不知道我現在是不是明明能直直走,卻要拐來彎去地在練鼓。

不過我會繼續加油的,
永永遠遠我打鼓都會很加油的。



然後。

我向來都很珍惜主唱……
我會用「要是我一天組團打鼓,妳就一天是我們的主唱」的心情去一起努力的。

這樣的想法,
我不會在幾次的被遺棄中就輕易動搖。


加油加油。


M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